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1 / 2)





  刘光明九点多才赶到这边,考试过去一个多小时,已经考完十几人了。

  管理人员见到新进来的刘光明喊道:“考生到我这取号。”

  “我是报刊编辑。”刘光明笑着走向她,拿出自己的工作证给她看。

  不少考生看向他。

  管理人员头回和编辑打交道,不知道怎么安排,就像模像样说了一句,“不要打扰他们考试。”

  “一定的。”

  考场的门开了,自信满满的男人走出来。

  他是一位英语老师,今天的口语考试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见他出来,有人问他,“怎么样,有新的主题吗?”

  “有,介绍自家厨房。”

  “厨房有什么介绍?完全不会呀。”

  “就说说厨房里有锅有铲子呗,烧的是煤还是火柴。”

  “这些单词都是什么来着?”

  英语老师好心告诉他,周边很多人围上去学习。

  管理人员见此提高嗓音道:“小点声,别吵到里面了。”

  新人正在考呢。

  英语老师示意大家不要出声,把他会的都教出去。

  不少人拿出笔子本做笔记,当场抱佛脚。

  刘光明好奇打量。

  英语老师讲解了八九分钟,考场换下一个人了。

  “好了,我只能帮大家这么多,祝大家马到功成。”他笑着要离开。

  有考生想留他,万一又有新主题,让他提前帮忙分析讲解,考试岂不顺利很多。

  但无亲无故的,大家又都算竞争关系,人家凭什么帮忙,至此,人已经帮了很多了。

  众人给英语老师让出路,刘光明却上前拦住。

  “你好,我是市刊编辑,方便打扰一下吗?”

  “你好。”英语老师停下脚步。

  “看样子口试很顺利?”

  “我是教英语的,占便宜。”

  原来如此。

  接着,英语老师告知了考试形式。

  进到屋子先跟考官打招呼,而后有三个盒子,立着很多卡片,每个盒子抽一张卡,根据卡片上的内容答题。

  第一张卡是单词卡,只有音标没有单词,需要根据音标读出来,还要拼出单词,一张卡有三个词,这类卡最厚,估计数量和考生数对应。

  第二张卡是英语小短文,跟着读一遍就好了,大概十几张卡。

  最后一张卡是主题演讲,根据这个主题自由发挥,考官会和考生在此环节互动,也只有十几张的样子。

  考试不难也不简单,足以考察考生水平。

  这次进考场的人待两分钟就出来了,问他为何这么快?回答——人太紧张,本就说不好的英语更加糟糕,考官都听不懂,他也听不懂考官说的英文什么意思,最后考官用中文跟他说好了,下一位。

  等候室里发出一片笑声。

  来人窘迫离开。

  刘光明在这待了一天,听到不少高考轶事。

  有人下乡没有复习资料,家父家母也买不着,借别人的资料手抄几百张给寄过来。

  有的人为了节省复习时间,一口气买了一周的馒头,吃饭方便快捷,结果最后两天馒头坏了。

  ……

  这么多事迹,和最后只是考完晕倒校门口的姚青青相比,她真是顺利的不像话。

  想到她,刘光明发现今天都没见到她。

  她是在他来之前就考了?还是明天才能来?

  正常下午考到六点,中间考官为了能让远处的同学早点回去,中午不到十分钟就解决午饭继续考试。

  就这样,到下午六点,今天九十号人都没考完,延迟到七点才完事。

  刘光明本想和考官认识一下,奈何对方加班他不想加班,他便提前回去,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