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1 / 2)





  她少时最爱读书,偶尔看到“游人尽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空断肠。绣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又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心里头便不由生出向往之感。

  可惜世间女子多是深居闺阁,她长到十四岁都没能出过几次家门,后来嫁到了萧家,还要侍奉公婆,更是无瑕旁顾。那会儿她还年少,偶尔翻看书卷,便会拉着夫君袖子抱怨几句“真想去江南看看春水,看荷花……”。她那个来去匆匆的夫君便会回过头,抚着她的长发,认真的点头:“好啊,你喜欢就好。”

  然而,家中琐事极多,外头征战不休,她到底还是“懂事”的没去。再后来,夫君做了皇帝,她做了皇后,帝后安居宫城,倘若真要去江南便又太劳师动众了,下头还有一群要操心的孩子,她也不想再折腾。

  只是,她没想到,皇帝竟还记得这个,这个时候竟还会说起这个。

  是了,皇帝的心就是这样的大,可以装得下天下,也能装得下许许多多的人。每一个上了心的人,他都会稳妥得记着,偶尔也会叫人忍不住生出一种“他是真的爱着我”的错觉。

  第48章

  等到六月六日泰和长公主寿辰的那一日, 许皇后果真没替二公主备礼,好在二公主与郑娥一个人画图一个人绣屏, 倒也赶着弄出了一架贺寿的绣屏。

  二公主得意洋洋的与许皇后炫耀:“这绣屏做的特别好——阿娥寿字写得好, 我绣的也好……”

  许皇后颇有些忍俊不禁,只是不想助长了女儿这得意模样,只得忍笑低下头, 很是温柔的替女儿理了理衣襟,嘴上温声嘱咐了几句:“记得早些回来, 别闹得太晚。也别给你姑姑添乱子,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她这头细声交代着, 站在跟前的二公主与郑娥也忙不迭的点头,只是瞧她们那模样倒也不知是真听进去了没有。

  许皇后暗暗的叹了口气,只觉得心里头总也放不下心, 只得先抬眼去打量起面前两个已经装扮整齐的两个姑娘:因是要去贺寿,郑娥与二公主都穿了一身的红衣和红鞋, 都是乌发如鸦雏, 雪肤白如玉, 乍一眼看去这两人倒还真有些姐妹的模样。

  郑娥今日穿的是一件樱红色领口绣白玉兰花瓣的上襦和一条玫瑰粉的间色长裙, 鸦羽似的发髻上佩着一对红宝石珠花,珠花宝光烁烁, 越发衬得她雪肤莹莹如玉, 五官灵秀清丽。虽是既简单的装扮,但她周身那清贵的气韵却显然不同于旁人,令人一眼望去便移不开目光。

  二公主比郑娥大两岁, 已经开始拔高抽条的身量自是比郑娥高一些,发髻都梳的高了一些,已有了几分少女模样。她今日穿了一条浅红色绣大朵牡丹花卉的高腰襦裙,裙裾上掺了金线绣出的花卉图案繁复华丽,在流光下栩栩如生,与她头上簪着的那朵大红色的牡丹花彼此映衬。鲜花正盛,便有如她娇嫩的面颊,比牡丹都要来的娇俏明丽。她白玉似的耳边则是戴着一对红石榴耳坠,随着步伐微微摇晃,倒是能显出些许的灵动和活泼来。

  她们一个静,一个动;一个简单清丽,一个富贵娇俏,倒是犹如春兰秋菊,各有其美。

  许皇后看在眼里,便也点了点头,她看了眼郑娥与二公主面上那跃跃欲试的神情,便又抿了抿唇。她也知道这两个人平日里常被拘在宫里,难得能出一回宫,想是早就憋得慌了。所以,许皇后稍稍思忖了一会儿,也没再多嘱咐或是耽搁,反倒是轻轻的抬手拍了拍郑娥与二公主的肩头,温柔的眉间显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来,口上道:“好了,就不耽搁你们了,赶紧去吧……”

  郑娥与二公主面上不由得都露出欢喜的笑容来,用力点了点头,“嗯”了两声便一起手拉手出去了。她们两人手牵手跳出门槛的模样,倒真有些像是两只飞出门的小燕子。

  许皇后一直等到那两人的背影都渐渐不在了,这才抬步走到临窗的暖榻上,坐了下来。她手上端起一盏刚炖好的冰糖燕窝,没有吃,只是抬眼去看边上的大宫女春华,开口问了一句道:“听说崔氏今日没能起身,只派了身边几个女官去给长公主送礼?”

  春华连忙笑应了一句:“太子妃才刚有孕呢,自是养身为重。偶尔碰着不舒服的日子也是有的。”

  皇后瞥了春华一眼,目光冷冷,语声微凝,很快便沉下声音,“我知道你是看着太子长大,一贯有些个情分,平日里些许小事也就替他瞒了我。可太子妃如今怀着孩子,万万不可轻忽,你给我说实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子妃崔氏素是个恭顺知礼,就算是有了身孕也不曾端着架子,平日里如常入宫来与皇后请安。泰和长公主亦是长辈,倘若不是真的没法子了,以崔氏一贯的性子必是不会刻意缺席的。所以,皇后只一听就明白要么是崔氏身子出了问题,要么就是东宫里头出了什么事。

  春华眉间不由得显出几分惶恐来,再不敢多说什么,恭敬的垂下头,说话的声音轻轻的:“奴婢听东宫里头的老内侍说了一嘴——昨儿太子和太子妃不知怎的起了争执,太子独自去了书房,太子妃则是气得动了胎气。为着这个,尚药局那头特意嘱咐太子妃近日卧床休养,不可起身,故而太子妃今日也就没有去泰和公主府了。”

  “真真是胡闹!”许皇后闻言不由蹙了蹙眉头,大约是气急了,随手搁下手中的那盏连一口都没动的冰糖燕窝,面颊涨红的咳嗽起来。

  春华吓了一跳,连忙拿了帕子递上去又转头叫声去端蜜水来给皇后润口。

  许皇后却摆了摆手,把人挥退,只是道:“不必了……”她顿了顿,方才缓缓接了一句,“你派个人去,把太子给我叫来。”

  春华吓得脸色青白,满眼担忧和忐忑,听到许皇后的吩咐也只得收起手里头的帕子,口上应是,行了个礼便转身出去了。

  许皇后却又接了一句:“这回你瞒而不报,我便先记下了。再有下回,两罪并罚,你也别道冤枉。”春华在她身边伺候多年,一贯是个温柔细心的性子,虽有一二的心慈手软,但许皇后为人宽和自也不会与她太计较。偏如今乃是非常之时,东宫那边又不叫人省心,许皇后心头压着许多事,自是不能再似往日那般宽和待人了。

  春华肩头一颤,转头与许皇后郑重行了个大礼,翠色的袖子在地上一掠而过,她端正了面色,认认真真的道:“奴婢明白了。”

  恰在此时,后宫一间宫人住的小屋里头也有人正在说太子与太子妃的事情。

  夏芜娘另换了一身宫人的装扮,碧色绣银叶的上襦和青色的间色长裙,纤腰盈盈不足一握,本就清秀的五官更是动人。她此时正颇有几分恭谨的垂着头,轻声与跟前那个女官说话。

  “如果我没有记错,皇后娘娘现今已病得不轻,最忌的就是大悲大喜。倘若主子想要叫皇后病得更厉害些,倒不如从太子或是二公主身上着手——皇后娘娘到底为人母,心里头最惦记的当然是膝下的几个皇子和公主……”夏芜娘语声轻轻,却仿佛是绵里藏针一般的句句带刺,“太子乃是储君,边上的人多,想来是不好动手的。太子妃那头又刚刚有了身孕,想必也小心的很。倒不如从二公主身上着手……”

  那女官板着脸,颇为轻蔑的瞥了夏芜娘一眼,语气冷冷的:“你想得到是简单,你以为二公主身边就没人了?”

  夏芜娘仍旧是垂着头,露出的那一段脖颈柔软纤细,她柔声细语:“如果妾没记错,今日泰和长公主寿辰,二公主与端平郡主应是出宫贺寿了。宫外总是不比宫内的,对了,妾记得二公主很是喜欢公主府的后花园……”

  听到“后花园”三个字,女官一直板着的脸上终于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她微微颔首,淡淡的道:“我知道了,我会转告主子。”她若有所思的看着夏芜娘,语气淡淡,“倘若这回真叫你说中了,那便是大功一件,主子自是大赏。”

  夏芜娘面上含笑,端庄温文的给女官行了个礼,口上徐徐道:“不过些许小事,何刚言功?”

  女官的面上终于现出“孺子可教”的笑容来,拍了拍夏芜娘的手,转身离开了。

  夏芜娘一直等到她走了这才慢悠悠的起了身,原还带着笑的脸上已经犹如寒冬一般凝着冰雪,带着冷嘲与机巧。她黑色的眸子犹如藏了无数秘密的黑夜一般深沉阴冷,里头仿佛有刀刃一般刮人,定定的看了外头一眼,忽而冷笑道:“叫一声主子,这架子倒是摆得很高嘛,也不知你有没有命去享那个福……”真真是蠢透了,这会儿想方设法的要气死皇后,等人真死了,有你哭的!

  明面上看,皇后确实是太子背后的大靠山,也正是因为有皇后在背后撑着、时不时的出面提点约束,皇帝又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也多有宽容,太子东宫的地位这才稳稳当当。可皇后倘若真要是被气死了,那便还会牵出一桩事来,到时候京里头有一群人都得跟着哭!

  夏芜娘想起前世那些个事,再想一想那个自作聪明的“主子”便忍不住想要发笑。她原本就不想去找什么主子,这一回也不过是为着躲避萧明钰,这才匆忙之间想起用“先知”的名头引诱和利用对方。明面上,对方当然是主子,但夏芜娘能够重来一回,自视甚高,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个自命高贵的人。

  她心里头想的却是如何利用对方替自己报仇——今日二公主必然是与郑娥一同出宫,倘若真要对二公主下手,运气好些,说不得就会牵扯上郑娥。又或者,如果只有二公主出了事,郑娥却毫发无伤,这般对比,皇帝和皇后真能对郑娥一如初时?

  想到此处,夏芜娘不由得伸手去抚了抚自己的鬓角,自语道:“应是没问题了……”这一回萧明钰还躺在床上养伤,又如何能救人?

  第49章

  夏芜娘说完话的时候, 郑娥与二公主方才到了长公主的府门口。

  泰和长公主乃是皇帝的长姐,素得信重, 虽是离京多年, 但皇帝还是特意给她留了个极体面的公主府——据说,这是前朝的时候还是一座王府,后院宽敞, 那花园几乎称得上是一座私人园林。

  郑娥与二公主方才下了马车,换了软轿, 看了一路的景致,一直到了摆宴的花厅处, 方才见到了等在门口的泰和长公主。

  泰和长公主乃是今日的寿星,特意穿了一身海棠花的广袖襦裙,袖口和领口处用特殊处理过的金线绣着一朵朵的牡丹, 花样繁复,低调奢华。她梳了高髻, 左髻边上插着一支牡丹头的红宝石鎏金步摇, 步摇头部落下三股流苏, 磨得极圆润的石榴石坠子正好垂在光洁的额角处, 流光溢彩,越发衬得她凤眸潋滟, 肤白如雪, 雍容华贵之中又带了几分郑重其事。

  为着配合她,驸马张峤也换了一身浅红色绣瑞兽麒麟的袍子,头上带着金冠, 腰间束了一条金丝带,按理这般华贵的装扮若是穿在男子身上难免有些不合适。偏张峤乃是个儒将,天生一张极斯文俊秀的面庞,哪怕是穿着这么一条浅红色的袍子都带着一种温文有礼的模样。

  张长卿就站在父母的身后,他睁着一双圆圆的眼睛,见着郑娥与二公主便不由得抿了抿唇,还悄悄与她们眨了眨眼睛。